跳转至

Chisq.test()

在 R 语言中,chisq.test() 函数用于执行卡方检验(Chi-squared test)。卡方检验是一种用于评估观察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的统计方法,常用于分析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。下面是对 chisq.test() 函数的参数进行详细介绍和举例:

Pasted image 20231120135431

函数语法:

chisq.test(x, y = NULL, correct = TRUE, p = rep(1/length(x), length(x)), ...)

参数说明:

  • x:一个数据向量或者一个数据矩阵。如果是向量,则表示单个分类变量的观察值;如果是矩阵,则表示多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表

c=(38, 24, 18, 18, 2);期望值系统自动汇总观测值,乘以期望值的概率分布间接求得

  • y:可选参数,当 x 是一个数据矩阵时,y 是一个数据向量,用于表示分类变量的配对信息

  • correct:一个逻辑值,用于指定是否应用连续性校正(continuity correction)。默认为 TRUE,表示应用连续性校正。

  • p:一个概率向量,用于指定理论期望值的概率分布,即期望频次的概率。默认情况下,每个分类的概率相等

c=(0.40, 0.20, 0.20, 0.15, 0.05)

  • ...:其他参数,用于传递给 chisq.test() 函数的选项。

返回值: 函数返回一个包含卡方检验结果的对象,其中包括卡方统计量、自由度、p 值等。

示例: 下面是一个使用 chisq.test() 函数进行卡方检验的示例:

# 创建一个分类变量的观察值向量
x <- c(10, 15, 5, 8)

# 使用 chisq.test() 进行卡方检验
result <- chisq.test(x)

# 打印卡方检验结果
print(result)

在上述示例中,我们创建了一个分类变量的观察值向量 x,表示不同类别的频数。然后,我们使用 chisq.test() 函数对观察值进行卡方检验。最后,我们打印出卡方检验的结果。

请注意,chisq.test() 函数还可以用于分析多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,此时 x 参数应该是一个数据矩阵,每一列代表一个分类变量的观察值。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传递不同的参数来执行相应的卡方检验,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。

卡方的拟合优度检验

一个类别变量,检验样本能多大程度代表总体。 Pasted image 20231224105442

卡方的独立性检验

两个类别变量,看类别间是否相互独立。H_1:两个类别变量不是相互独立,对备用假设有主观偏好,不然不会设置更为严格的证明条件,从而增加H1的说服力。

先构建类别频次矩阵 Pasted image 20231120142431

Pasted image 20231120142440